近日股市热点事件#近15年深市年化收益7.94%#引发全网的高度关注。
2008年10月底至11月初,A股市场在全球金融海啸中率先见底,代表深圳市场所有股票的“深证综指”,于2008年11月4日见到了长期底部452.33点。时光荏苒,深证综指的这个长期底部,距离我们15年之久了。从452.33点见底,到本周收盘1875.00点,深证综指区间涨幅314.52%,年化收益7.94%。而在深证综指内部,“消失的中小板”从2008年10月28日见底1959.13点,至本周收盘10819.53点,年化收益更是达到了10.58%。
显而易见,在过去15年时间里,深圳市场多数股票不仅不同程度上涨,而且平均上涨幅度远远超过了上海市场,更强于同期各类理财产品和定存收益。可是,绝大多数投资者似乎并没有感受到这种赚钱的乐趣,只要不是“躺赢”的系统性普涨行情,股民几乎都是亏多赚少的状态。而早在2008年大调整之后,A股市场就告别了“齐涨齐跌”,从“系统型牛市”变为了“结构性牛市”了。
毫无疑问,这种结构性牛市还会延续下去。但如何赢战未来的结构性牛市,过去15年的结构性牛市,究竟给了我们怎样的启迪?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银河证券重庆江南大道首席投顾李春,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梳理,供投资者参考:
第一、行业都有周期性,不存在传统与先进之分。2008年10月-2010年11月、2012年12月-2015年6月这两段结构性牛市,分别由深市的中小板、创业板主导,而这两段结构性牛市期间都伴随着科技革命。于是不少业内人士将银证险地、煤钢电色、农林牧渔等2005-2007年牛市的领涨主角视为“传统产能”,而将符合科技革命的视为“先进产能”,并称“新兴产业没有周期性”。但2015年下半年实施供给侧结构改革后,这些所谓的“传统产能”重新焕发出生机活力,反观传说中的“先进产能”却因过度扩张,不得不重走“传统产能”调整的阵痛,去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。由此可见,也许技术上存在传统与先进之分,但在经济层面,所有行业都存在着周期性规律,没有传统与先进之分。
第二、价值投资并非单选题,紧跟时代主题是关键。实现价值投资固然不是短炒,但并不等于十几年持股不动,而是在正确的时间、正确的价位选择正确的行业、正确的股票“低吸高抛”。怎么个“正确”法呢?就是在市场极度低迷阶段,挖掘出下一个阶段,也许是两三年、三五年内符合政策导向、符合发展主题的行业与个股。
第三、仅凭概念题材还不够,更要注重“核心竞争力”。每个行业从萌芽到繁荣都是“鸡犬升天”,但真正具有长期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股票,必然是具有“核心竞争力”的优秀企业。所谓“核心竞争力”,主要有三种情形:第一种是掌握着独一无二或者凤毛麟角的高精尖技术优势;第二种是产品具有强大的市场占有率;第三种是控制着原材料的供求节奏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三种情形,看起来所代表的行业公司相互独立,其实也存在着隐藏的相互影响关系。简单地说,每个行业的翘楚,都在不同时代,有着自己的“核心竞争力”。
第四、“择时”是决定实盘操作盈亏的重中之重。而对投资者来讲,如何应对人工智能(量化交易)在股市中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,无疑关系到自己钱袋子的鼓瘪。相对而言,无论人工智能在实战中“变”得多么“神通广大”,有一点是“万变不离其宗”的,那就是“择时”优先原则。因此,当股民决意价值投资时,在买入初期是否能顶住人工智能引发股价剧烈波动带来的心理压力,无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。
总之,过去15年,是“此消彼长”结构性牛市为主基调的“跷跷板”时代,只是A股下跌的时间比上涨时间要多一些。
(文中观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,股市有风险,入市须谨慎)
上游新闻记者 王也
以上就是#近15年深市年化收益7.94%#的全部内容分享,想要了解更多股市新闻欢迎关注本站。
来源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group/7297485759345476159/